孩子早上学好不好?一直以来,众说纷纭。虽然有一些孩子早上学取得成功的例子,表明孩子早上学未必不好,但是大多数失败的例子,也使得不少父母和孩子承受了苦涩的后果,也给我们有所警示,孩子早上学终归弊大于利。
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任务很不同的阶段,前者的学习以游戏为主,而后者则是孩子接受正规、系统的学习训练,这需要儿童的注意力、记忆力和观察力,特别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方能胜任。如果将年龄前的孩子,强行送入学校,在一个本不应该属于他的群体里,由于心理身体多方面都还未发育成熟,其体力、智力等都有可能无法与比他们大的孩子抗衡,一旦落后,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,或许从此一蹶不振。可谓得不偿失!
学校的学习要求小学孩子遵守课堂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,并能坚持每节课几十分钟的学习活动,这就需要孩子大脑的抑制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。有研究表明孩子注意力时间长短与孩子的年龄阶段有关,5-6岁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大约为25分钟,所以大班每节课的时间也大多为30-35分钟,而小学一年级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,如果孩子的注意力达不到,效果就不一样了,其上课所接受的知识也会大打折扣。因此一些家长自认为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很好,能背诵诗歌、算题、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,就完全能够适应上学的要求的想法是十分片面的。6岁以下的幼儿,脑神经细胞发育都还不够完备,因而很难像学龄儿童那样,把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学习内容。几个月的差距对成人来说,算不了什么,但对幼儿来说,其神经系统的发展可能会有明显差异,年龄越小差距越大。
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提早入学、提早升班其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会差一些,他们在学习、活动中一般都不如按正常升班、入学的儿童。学习上的重负荷在集体生活中的落后地位,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,自尊自信心也会受到损伤。即使勉强跟上,也会带来很大精神压力,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;在体育活动中,由于体能较正常入学的孩子也会略差些,所以难免也往往处于劣势,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与恐慌,甚至导致孩子性格的胆怯等;此外,在日常的生活中,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也不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物品,经常丢三拉四,不仅影响学习,影响心情,也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等等。而且年龄偏小的孩子在学校、班级各种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的机会也会偏少。老师出于对学生体能、心智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考虑,也处于对年龄较小孩子的保护心理,在各项活动中往往选用能力较强、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孩子担任各种工作,这样在无行中也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,减少孩子交往能力、组织能力等锻炼的机会。因此最好让孩子按正常年龄升班、入学,这样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。
学龄儿童正常入学,其心智、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充分,在精力、能力方面相对富余,更有利于孩子特长的发挥和天赋潜能的发展,从而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,也可以真正实现快乐学习。对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加的有益。
家长盼子成龙,望女成凤心切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,但还是请不要拿孩子的童年作赌注,过早的剥夺孩子尽情玩耍、无忧无虑的日子,请把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吧!让他们尽情享受属于他们的本就短暂的童年时光吧!
提前入学对于孩子的发展弊大于利。因为:
1.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的,既然是按年龄分的班,自然有年龄作为主要标志的依据。据长期的追踪研究,整体上讲绝大多数孩子还是符合年龄发展特征的,年龄差几个月,孩子的表现都差距很大。比如五岁半的孩子和六岁的孩子在注意力,自制力,坚持性,人际交往能力,抗挫折能力,甚至手部肌肉发育(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用笔写字的水平和能力)上都有较明显的差距。在当前学校教学压力和任务较重的现实下,许多孩子不能跟上学习的进度,或是跟的很辛苦。
2.如果孩子跟的很辛苦,学习的难度超出孩子的能力范畴,会使孩子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强行记忆,这往往会导致孩子的精神长期紧张,会诱发一些神经衰弱等疾病。
3.由于孩子跟的很辛苦,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,孩子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,甚至把学习当成惩罚,最终导致厌学的恶果。
4.由于孩子跟的很辛苦,导致孩子成绩长期处于后位,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,孩子的自信心会遭受不必要的打击,一些脆弱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,觉得自己永远不如别人,这势必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。
所以,如果孩子的综合能力尚未达到相应入学要求而强行而为,不仅作用不大,而且稍有疏忽,就会带来负作用,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。因此,家长最好遵照科学规律,让孩子按照法定入学年龄入学,而不是拔苗助长,留下后患。
|